2021考研时事政治必背知识点热点问题深度解析
2021年的考研时事政治必背知识点是考生备考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国内外重大事件、政策方针以及社会热点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点不仅考察考生对时事的关注程度,还考验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我们整理了几个常见问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这些问题既包括了对重要会议精神的解读,也涵盖了对社会现象的剖析,旨在帮助考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应试水平。
问题一:如何理解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事政治知识点。从“十四五”规划来看,它明确了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例如,在科技创新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新型举国体制,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2035年远景目标则描绘了我国到2035年要实现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例如,规划中提到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意味着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都将取得重大进展。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深入理解这些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问题。
问题二:如何解读2021年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其重大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份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阐述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意义和宝贵经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行动指南。例如,决议中提到的“四个伟大成就”即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果。全会强调了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如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全会还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些都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建设的高度重视。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深入理解全会的精神实质,并结合党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考试中的相关问题。
问题三:如何理解2021年“双减”政策的背景和意义?
“双减”政策是2021年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其背景和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政策的出台背景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双减”问题,即学生负担过重和家庭教育焦虑。近年来,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学生们的学业负担不断加重,家长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教育焦虑,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决定出台“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从学生角度来看,减轻作业负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兴趣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家长角度来看,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可以降低家庭的教育支出,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从教育系统角度来看,“双减”政策可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政策还强调了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衔接,这为我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深入理解“双减”政策的背景和意义,并结合教育改革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考试中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