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6汇编语言考研重点难点解析
8086汇编语言作为计算机考研的重要考点,涉及指令系统、寻址方式、中断处理等多个方面。很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对某些核心概念理解不清,导致答题时手忙脚乱。本文精选了5个考研8086汇编语言中的常见问题,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进行全面解析,帮助考生扫清知识盲点,提升应试能力。每个问题都包含详细答案,并注重理论与例题的结合,力求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重难点。
1. 8086CPU的寄存器系统如何分类及应用?
8086CPU的寄存器系统非常丰富,主要分为6个通用寄存器、4个段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三类。通用寄存器包括AX、BX、CX、DX,它们都可以拆分为AH/AL、BH/BL、CH/CL、DH/DL四个8位寄存器,主要用于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例如在乘法指令中,AX寄存器存放乘数,结果放在AX和DX两个寄存器中。
段寄存器包括CS、DS、SS、ES,分别指向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和扩展段。在内存寻址时,段寄存器与偏移地址共同确定物理地址。比如执行MOV AX,[BX]指令时,实际地址计算公式为:物理地址=DS×16+BX。控制寄存器如IP指令指针寄存器、标志寄存器FLAGS等,负责控制程序执行流程和状态显示。理解这些寄存器的功能对于编写汇编程序至关重要,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它们在各类指令中的应用场景。
2. 8086的寻址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寄存器寻址的原理
8086CPU支持七种寻址方式: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基址变址寻址和相对基址变址寻址。这些寻址方式灵活多样,使得程序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内存访问方式。例如在寄存器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直接存放在寄存器中,如MOV AX,BX指令将BX寄存器的值传送到AX寄存器。
以寄存器间接寻址为例,它通过寄存器中存放的地址来访问内存。比如指令MOV AX,[BX],BX寄存器中存放的是内存地址,CPU会先读取BX的值,再根据DS段寄存器计算出物理地址。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处理数组数据,因为可以通过改变寄存器值来遍历整个数组。掌握各种寻址方式的关键在于理解它们与段寄存器的配合关系,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有效的寻址方式。
3. 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中断向量表的作用是什么?
8086的中断系统支持两种中断类型:内部中断和外部中断。内部中断由CPU执行特定指令触发,如INT n指令和单步中断INT 3。外部中断则由外部设备通过中断请求线INT n触发。当中断发生时,CPU会暂停当前工作,保存断点信息,然后根据中断类型号查找中断向量表,获取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中断向量表是一个存放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连续内存区域,位于内存最低1KB空间。每个中断向量占用4个字节,其中前两个字节是段地址,后两个字节是偏移地址。例如中断类型号为20H的中断向量位于内存地址7C00H:0050H处。当中断发生时,CPU会计算向量表偏移地址(中断类型号×4),从中读取段地址和偏移地址,形成中断服务程序的完整入口地址。理解中断向量表的结构对于编写自定义中断服务程序至关重要,考生需要掌握如何设置和查询中断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