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政治考研核心考点深度解析:高频问题权威解读
2020年政治考研备考过程中,考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关键性、高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答题的准确性,更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成绩。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心考点,本栏目特别整理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并邀请权威专家进行深度解析。通过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让考生们能够轻松突破备考难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应考无忧。
常见问题解答
1. 如何有效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2020年政治考研的重点内容。考生在备考时,首先要明确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比如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发展。要系统梳理其核心要义,例如“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这既是理论框架,也是实践指南。具体来说,“八个明确”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是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十四个坚持”则是行动纲领,涵盖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等具体要求。考生在理解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比如通过脱贫攻坚的实践来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来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还要注意将其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相联系,比如用矛盾分析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用实践论看待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辩证关系。通过这样的多维度的学习,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在答题时才能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辩证法部分有哪些常考知识点?如何灵活运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辩证法部分是政治考研的常考点,也是考生们普遍感觉较难掌握的内容。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学说,因此,关于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解是基础。矛盾的普遍性指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考生需要认识到这一点,才能避免在分析问题时出现片面性。比如,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现象时,都要看到其中存在的矛盾,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不能只看到其中某一个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则要求考生在分析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矛盾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比如,中国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在改革开放时期,主要矛盾则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考生在备考时,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来加深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理解。还要掌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斗争性则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在答题时,考生要学会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比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这样才能提出有深度的见解。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辅助理解,比如分析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时,既要看到各国防控措施的异同(特殊性),又要看到疫情防控的全球性挑战(普遍性),同时还要认识到防控措施不断完善的过程(发展性)。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2020年政治考研的重要考点,考生需要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和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坚持党的领导,意味着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在备考时,考生可以通过党史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比如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才最终取得了胜利。人民当家作主,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理解这一点时,考生需要区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广泛的民主,而资本主义民主则是形式上的、少数人的民主。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具体制度来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依法治国,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在备考时,考生可以结合具体案例,比如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来理解依法治国的实践意义。关于其优越性,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比如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显著优势,因为坚持党的领导能够有效整合社会力量,避免社会动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这一道路能够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比如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能够激发基层群众的创造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人民权益方面,这一道路能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比如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数据和案例,用事实说话,增强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