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生化考研科目备考指南:常见问题深度解析
植物生理生化是植物学考研的重要科目,涵盖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分子机制。备考过程中,考生常常会遇到各种难点和疑惑。本文将围绕植物生理生化考研科目的核心内容,精选3-5个常见问题进行深入解答,帮助考生理清知识脉络,提升应试能力。内容结合教材与前沿研究,力求解答详尽且贴近实际,适合不同基础的考生参考。
问题二:植物激素脱落酸(ABA)的生理功能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是怎样的?
脱落酸(ABA)是植物应对胁迫的重要激素,其生理功能多样。在水分胁迫中,ABA能诱导气孔关闭、促进根系生长,同时抑制种子萌发,保障植物生存。ABA还参与光周期调控、叶片衰老等过程。其信号转导途径复杂:ABA与细胞膜上的受体(如PYR/PYL/RCAR家族蛋白)结合,激活下游蛋白磷酸酶PP2C(如ABI1、ABI2),进而解除抑制蛋白SnRK2(如OST1/SnRK2.6)的磷酸化抑制。活化的SnRK2通过磷酸化下游转录因子(如bZIP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最终产生生理响应。该途径受多种因素调控,如光照、盐浓度等,体现了植物激素的精细调控网络。
问题三:植物水分生理中渗透调节物质的种类及作用机制如何?
植物在干旱胁迫下会合成多种渗透调节物质以维持细胞膨压。主要种类包括:脯氨酸、糖类(如蔗糖、甘露醇)、有机酸(如苹果酸)、无机离子(如钾离子)。这些物质通过降低细胞液渗透势,使水分从外界持续进入细胞。以脯氨酸为例,其合成过程受磷酸甘露醇脱氢酶(P5CDH)和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催化,在干旱信号(如脱落酸)诱导下大量积累。糖类则通过光合作用或储存形式动员,快速响应胁迫。离子调节则依赖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如H+-ATPase)维持离子平衡。这些物质的作用机制均围绕“降低渗透势、维持膨压”核心,但具体合成途径和响应速度存在差异,考生需结合实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