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常见考点深度解析
考研政治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公共课之一,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多个模块。这些内容不仅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注重其运用能力。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复习,本文将针对几个常见考点进行深度解析,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答考生们的疑惑。通过以下内容,考生可以更清晰地把握重点,提高备考效率。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唯物史观考点有哪些?如何理解?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高频考点。它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等问题。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概念。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会推动生产力进步;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唯物史观的另一对重要概念。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观点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不仅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财富,并且在革命和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牢记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理解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
唯物史观的核心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考生在复习时要结合具体案例,深入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死记硬背。
2. 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原则如何理解?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它强调我们要尊重客观实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反对主观臆断和教条主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具体情况,才能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方法。例如,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农民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就是“实事求是”原则的生动体现。
“求是”是指找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要求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客观实际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我们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理论和策略。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就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找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它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脱离实际的理论和做法。在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更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深入调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例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时,我们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才能取得实效。
“实事求是”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考生在复习时要深刻理解这一原则的内涵,并结合具体案例,掌握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方面。这一战略布局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动力。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根本途径。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法治保障。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统筹联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只有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