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故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成语、诗句等,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流传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国学典故:
1.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终于灭掉吴国。
2.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出自《汉书·苏武传》,讲的是苏武在匈奴被俘后,为了坚持汉朝的忠诚,用悬梁和刺股的方式苦读。
3.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4. 程门立雪:出自《宋史·程颢传》,讲述宋代程颢为了向老师请教,在大雪纷飞中站在门前,等待老师开门。
5. 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比喻反复无常,欺骗他人。
6. 对牛弹琴:出自《列子·汤问》,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7. 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比喻见识短浅,眼光狭隘。
8.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比喻不懂事物变化,墨守成规。
9.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10. 掩耳盗铃: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这些典故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些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