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三类:
1. 第一类医疗器械:这类医疗器械风险程度最低,主要包括日常使用的医疗器械,如体温计、血压计、家用血糖仪等。它们通常不需要严格的监管,只需要企业自我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2. 第二类医疗器械:这类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中等,包括手术器械、血压计、体温计等。它们需要经过注册审批,企业需要提供产品技术要求等资料,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3. 第三类医疗器械:这类医疗器械风险程度最高,包括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植入式心脏瓣膜等。它们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包括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等,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一类器具”和“二类器具”分别指的是第一类和第二类医疗器械。这两类医疗器械在监管要求、生产标准等方面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