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全文共一千多字,分为三个字一句,语言简练,易于记忆。以下是《三字经》的全文及简要解释:
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解释:天地最初是混沌的,宇宙浩瀚无边。
二、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解释:日月交替,星辰排列。
三、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解释:季节更替,农作物收获与储存。
四、仓颉造字,隶草楷行。
解释:仓颉创造了汉字,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汉字的四种书写形式。
五、天地设位,山川成形。
解释:天地设定了位置,山川形成了地形。
六、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解释:日月在天空中运行,江河在大地上流淌。
七、三光者,日月星。
解释:三光指的是日月星。
八、四时者,春夏秋冬。
解释: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
九、盖此身,虽父母。
解释:我们的身体虽然由父母所生。
十、承志者,圣贤事。
解释:继承圣贤的志向,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十一、非圣者,无法度。
解释:不是圣贤的人,无法掌握正确的法则。
十二、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解释:三纲指的是君臣之间要有义,父子之间要有亲,夫妇之间要有顺。
十三、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解释: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循环不断。
十四、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解释:南北西东这四个方向,与中央相对应。
十五、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解释:水火木金土这五行,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
十六、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解释: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
十七、曰伯仲叔季,长幼之序也。
解释:伯仲叔季是长幼的排行。
十八、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解释: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
十九、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德,三纲之基。
解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是三纲的基础。
二十、曰春夏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解释: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循环不断。
……(以下省略部分内容)
《三字经》的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道德、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于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