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中的免征与免税是两种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 概念区别:
免征:是指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根据税法规定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部分。这部分所得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直接扣除,不参与纳税。
免税:是指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根据税法规定可以免除企业所得税的部分。这部分所得额虽然参与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但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2. 适用范围:
免征:通常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支出或收入,如特定类型的捐赠、研发费用等。
免税:通常适用于某些特定的企业类型、行业或所得项目,如高新技术企业、特定行业所得等。
3. 计算方式:
免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直接将免征的所得额扣除。
免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免税的所得额计入,但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按照税法规定予以免税。
4. 税收优惠力度:
免征:税收优惠力度较大,直接减少了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免税:税收优惠力度相对较小,虽然减少了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但最终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免征和免税都是企业所得税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它们在概念、适用范围、计算方式和税收优惠力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