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著称。以下是王之涣的六首诗及其赏析:
1. 登鹳雀楼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景象。前两句描绘了白日西沉、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大志向的追求,即不断向上,不断拓展视野。
2. 登科后
原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
这首诗与《登鹳雀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人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表达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变化,即使在失意时,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凉州词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赞美之情。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展现了边塞的雄浑壮丽。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则表达了戍边将士在恶劣环境下坚守岗位的精神。
4. 登高
原文: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寓意着岁月的流转。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5. 登幽州台歌
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味着历史的长河中,自己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6. 出塞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赞美之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展现了边塞的辽阔和战争的残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王之涣的诗歌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著称,通过对自然美景、历史沧桑、人生百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国家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