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创作的一首词,其中“烈”字出现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一句中。
在这句词中,“烈”字具有以下表意效果:
1. 强调气势:在“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一句中,“烈”字用来形容乌蒙山的气势,表现出山势之雄伟、壮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2. 增强情感:通过“烈”字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长征途中艰难险阻的深刻感受,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这种情感上的强烈表达,使词句更具感染力。
3. 营造氛围:在整首词中,“烈”字的使用营造出一种豪迈、激昂的氛围,体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烈”字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具有强调气势、增强情感和营造氛围的表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