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是中国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下是象棋的基本规则和下法:
基本规则:
1. 棋盘:象棋棋盘是一个9×10的网格,分为九条横线和十条竖线。
2. 棋子:共有32个棋子,分为红黑两方,每方16个棋子。
3. 棋子种类:红方和黑方各有7种棋子,分别是:帅(将)、仕(士)、相(象)、马、车、炮、兵(卒)。
下法:
1. 开局:双方各自将帅放在棋盘的九宫格中心,其他棋子按顺序放在九宫格外。
2. 走法:
帅(将):只能在九宫格内移动,每次移动一格。
仕(士):只能在九宫格内移动,每次移动一格,不能过河。
相(象):每次移动两格,但只能沿着对角线移动,不能过河。
马:每次移动两格,先横向或纵向移动一格,再斜向移动一格。
车:可以横竖直斜任意方向移动,但不可越子。
炮:移动时必须隔一个棋子,即“炮打隔子”。
兵(卒):只能向前移动,但不能后退,但过河后可以左右移动。
3. 吃子:
棋子相遇时,除帅和仕外,其他棋子都可以吃掉对方棋子。
兵(卒)过河后可以吃掉对方棋子,但不能吃回对方棋子。
4. 将军和被将军:
当帅被对方棋子攻击时,称为“将军”。
如果帅被将军,而帅没有可以移动到安全位置,则称为“被将军”。
被将军时,必须应将,否则算作输棋。
5. 和棋:
双方均无法将军对方,且双方都无棋可下时,称为“和棋”。
6. 胜棋:
将军对方帅,且对方无法应将时,称为“胜棋”。
以上就是象棋的基本规则和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