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断犀象的典故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和外交家,他曾经奉命出使西域,平定了当地的叛乱,并成功地将西域各国纳入汉朝的版图。
典故的背景是班超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面对强大的敌人,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有一天,班超在行军途中,遇到了一群犀牛和象群。这些犀牛和象都是凶猛的野兽,对行军队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班超为了保护士兵和行军物资,决定亲自去对付这些犀牛和象。他手持长矛,勇敢地冲入犀牛和象群中,与它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班超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武艺,成功地击退了犀牛和象群,保护了行军队伍的安全。
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班超的英勇无畏,以及他敢于面对困难和危险的勇气。其中,“陆断犀象”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班超在战斗中英勇无畏、力大无穷的形象。
总结来说,陆断犀象的典故讲述了班超在出使西域时,面对犀牛和象群的威胁,勇敢地挺身而出,成功击退敌人的故事。这个典故体现了班超的英勇无畏和智慧,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