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组成。以下是按照不同主题对《论语》内容进行的一种分类:
1. 修身养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 仁爱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 道德修养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 学习与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也。
5. 人际关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齐家治国平天下。
7. 道德行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 礼仪规范
礼之用,和为贵。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9. 人生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 价值观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 哲学思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 生活态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以上分类仅供参考,实际上《论语》中的内容相互关联,很难完全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