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这个典故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具体来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刘备为了联合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
当时,刘备为了说服孙权共同对抗曹操,派遣了诸葛亮前往东吴进行游说。孙权手下的大臣们对刘备的联盟提议持怀疑态度,纷纷出来反驳。诸葛亮凭借其超凡的辩才,逐一反驳了这些大臣的质疑和反对意见,最终使得孙权同意了联合抗曹的提议。
这个故事后来被广泛传颂,成为“舌战群儒”的典故,用来形容某人在辩论中凭借出色的口才和智慧,成功反驳对方,甚至改变对方的观点。这个成语后来也被用来形容辩论激烈、言辞锋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