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苏高考改革背景下,“3+1+2”赋分制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这种赋分制如何计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帮助您了解如何精准计算考生的分数。
一、科目设置与选考
“3+1+2”中的“3”指的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每门科目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指的是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另一门作为再选科目。
“2”指的是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
二、赋分制计算方法
1. 首选科目
首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不进行换算。
2. 再选科目
- 将所有考生的再选科目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 根据考生人数和设定的等级比例,将成绩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 将每个等级的最低分作为该等级的赋分基准。
三、常见问题解答
1. 如何确定再选科目的等级比例?
再选科目的等级比例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当年高考报名人数和招生计划确定,通常为A等级约15%,B等级约35%,C等级约35%,D等级约15%。
2. 如果我的再选科目成绩刚好处于两个等级的边界,如何赋分?
3. 赋分制对考生有何影响?
赋分制有利于减少考生之间的竞争压力,更加公平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同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再选科目,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以上解析,相信您对江苏高考“3+1+2”赋分制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和家长应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政策,合理规划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