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以下是《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十二章:
1. 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只是一个工具。)
2. 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思是:君子通过文学交流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来辅助仁德。)
3.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美德,不助长别人的恶行。小人则相反。)
4.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君子胸怀坦荡,小人总是忧愁。)
5.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意思是: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道就会产生。孝悌是为人之本。)
6.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除好色;壮年时,血气方刚,要戒除争斗;老年时,血气已衰,要戒除贪得无厌。)
7.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是:君子如果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学习却不牢固。要忠诚守信,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错误要勇于改正。)
8.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对事情敏捷而言语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端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
9. 子曰:“君子不器。”(同第一章)
10. 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同第二章)
11. 子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意思是:君子有三个变化:远看显得庄严,接近就显得温和,听他说话就感到严厉。)
12. 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意思是: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啊!真是个崇尚道德的人啊!)
这些章节中,孔子阐述了君子的品德、行为和修养,强调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为人处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