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在汉语成语中,有许多描绘登高远望、志向高远的词汇,它们不仅富有诗意,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形容“登高”的成语及其内涵:
1. 壮志凌云
“壮志凌云”形容人志向高远,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曾言:“大丈夫无他志,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这里的“壮志凌云”便是对他远大志向的形容。
2. 居高望远
“居高望远”意指站在高处,看得更远。比喻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出自《诗经·小雅·车舝》,原文为“居高思远,行远自迩。”强调的是从高处出发,思考更远大的目标。
3. 会当凌绝顶
“会当凌绝顶”出自唐代杜甫的《望岳》,原句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以攀登泰山为例,表达诗人不畏艰难,立志攀登人生巅峰的豪情壮志。
4. 一览众山小
“一览众山小”与“会当凌绝顶”同出一源,意指站在高处,俯瞰四周,觉得其他山峰都显得很小。常用来形容人的胸怀开阔,志向远大。
5. 高瞻远瞩
“高瞻远瞩”形容人眼光远大,能够预见未来。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原文为“高瞻远瞩,以观天下。”强调的是要有远见卓识,预见未来。
6. 登高必自卑
“登高必自卑”出自《礼记·中庸》,原文为“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意思是说,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必须先从低处开始,才能逐渐接近高峰。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
7. 鹏程万里
“鹏程万里”出自《庄子·逍遥游》,原句为“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里以大鹏鸟为喻,形容志向远大,前程似锦。
8.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意思是说,在平安时期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做好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9. 鹏举鹤翔
“鹏举鹤翔”出自《庄子·逍遥游》,原句为“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里以大鹏鸟和鹤为喻,形容人志向高远,行动矫健。
10. 鹏程万里
“鹏程万里”出自《庄子·逍遥游》,原句为“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里以大鹏鸟为喻,形容志向远大,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