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报告:按照国家规定,事故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立即如实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保护现场:事故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应采取措施保护事故现场,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擅自破坏现场。
4. 救治伤员:对受伤人员应立即进行救治,并组织专业医疗人员参与救治工作。
5. 调查事故原因: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的性质、原因和责任。
6. 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根据事故调查结果,生产经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赔偿损失: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8. 公开信息:在确保不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规定公开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
9. 接受调查和处理:生产经营单位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不得阻挠、干扰。
10. 整改措施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事故调查和处理结果,落实整改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以上措施旨在保障事故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