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师范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其历史沿革充满了传奇色彩。在过去,关于东北师范大学曾被称为“虚设”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甚广。那么,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呢?以下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东北师范大学的成立背景
东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东北大学师范学院,它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在成立初期,由于种种原因,东北师范大学的发展并不顺利,一度面临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关于“虚设”的说法
所谓的“虚设”,实际上是指东北师范大学在成立初期,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学校在一段时间内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说法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学校成立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 学校经费紧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 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学校发展受限。
三、东北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
尽管在成立初期面临诸多困难,但东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在全国具有较高声誉的高等学府。
- 1981年,东北师范大学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 1997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四、东北师范大学的成就与展望
东北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总结
关于东北师范大学曾被称为“虚设”的说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成立初期的一些困难,但并不能全面概括学校的发展历程。如今,东北师范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声誉的高等学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