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也称为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根据反应的性质和发生机制,超敏反应可分为四型,即I型、II型、III型和IV型。以下是每型超敏反应的发生特点:
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过敏反应):
发生迅速,通常在接触抗原后几秒到几小时内出现症状。
主要由IgE抗体介导,抗原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到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
常见的疾病有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
特点:症状明显,如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过敏反应):
发生较慢,通常在接触抗原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出现症状。
由抗体(IgG或IgM)直接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导致靶细胞破坏。
常见的疾病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药物性血细胞减少症等。
特点:症状严重,可能导致器官功能损害。
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过敏反应):
发生较慢,通常在接触抗原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出现症状。
由抗原与抗体(IgG或IgM)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肾脏、关节等部位,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症反应。
常见的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等。
特点:症状较重,可能导致器官功能损害。
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过敏反应):
发生较慢,通常在接触抗原后24小时到几天内出现症状。
由T细胞介导,包括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
常见的疾病有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等。
特点:症状较轻,但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
总结:
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由IgE抗体介导。
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由抗体直接与靶细胞结合。
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由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组织中。
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由T细胞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