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五经》之一,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礼仪、礼义等内容。它包括以下几部分:
1. 曲礼:主要讲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2. 檀弓: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和故事。
3. 王制:论述古代王朝的政治制度。
4. 月令:按月讲述农事和岁时节令。
5. 丧服:讨论丧葬礼仪。
6. 祭法:讲述祭祀的礼仪。
7. 祭义:阐述祭祀的意义。
8. 祭统:论述祭祀的总体原则。
9. 经解:解释《易经》等经典。
10. 文王世子:讲述周文王的子孙如何治理国家。
11. 礼运:讨论礼的本质和作用。
12. 礼器:讲述古代的礼器和礼仪。
13. 郊特牲:论述郊祀的特牲祭礼。
14. 射义:讲述射箭的礼仪和道德。
15. 燕义:讲述宴会的礼仪。
16. 聘义:讲述外交聘问的礼仪。
17. 问丧:讨论丧葬的问题。
18. 奔丧:讲述奔丧的礼仪。
19. 问疾:讲述探望病人的礼仪。
20. 问鼎:讲述古代的鼎礼。
21. 丧大记:详细记载丧葬的礼仪。
22. 祭法:与第7篇内容相同,但有所不同。
23. 祭义:与第8篇内容相同,但有所不同。
24. 祭统:与第9篇内容相同,但有所不同。
《礼记》内容丰富,对后世礼仪制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