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全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知识、技艺、习俗、节庆、表演艺术等非物质文化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类:
1. 传统口头文学:包括史诗、谚语、民间故事、传说等。
2. 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
3. 传统舞蹈:包括民间舞蹈、宫廷舞蹈、宗教舞蹈等。
4. 传统戏剧:包括京剧、越剧、豫剧等地方戏剧。
5. 传统曲艺:包括相声、评书、京韵大鼓等。
6. 传统美术:包括书法、绘画、雕塑、刺绣等。
7. 传统技艺:包括陶瓷、丝绸、木雕、剪纸等。
8. 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藏医、蒙医等。
9. 传统习俗:包括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祭祀活动等。
10. 传统礼仪、节庆:包括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通过立法、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措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