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有些成语因其深奥的含义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让人摸不着头脑,难以言说其中的奥妙。以下将为您揭晓五个让人费解的成语,并深入解析其背后的故事和含义。
1. 画蛇添足
问题:成语“画蛇添足”究竟有何深意?
答案:成语“画蛇添足”源自古代一个寓言故事。故事讲述的是,有两个人比赛画蛇,谁先画完蛇就获胜。其中一人先画完蛇,但为了炫耀技艺,又在蛇身上画了脚。结果,另一个人趁他分心之际,迅速完成了蛇的绘制,并赢得了比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使结果变得更糟,告诫人们不要做无谓的举动。
2. 指鹿为马
问题:成语“指鹿为马”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答案: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故事讲述的是,赵高为了试探朝中大臣的忠诚,故意把一只鹿说成马,并询问大臣们。大多数大臣不敢违背赵高的意愿,纷纷说是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揭示了权力滥用和道德沦丧的现象。
3. 买椟还珠
问题:成语“买椟还珠”究竟寓意何意?
答案:成语“买椟还珠”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故事讲述的是,有个人买了一个装满珍珠的椟(盒子),却把珍珠倒掉,只留下了空盒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不识货、舍本逐末的行为,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之物,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婪而失去重要的东西。
4. 朝三暮四
问题:成语“朝三暮四”有什么含义?
答案:成语“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卖猴子的人为了哄骗猴子,说要把猴子分成三份,结果又改为四份。猴子们听后十分惊慌,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不算数、反复无常的行为,揭示了虚伪和欺骗的本质。
5. 挑肥拣瘦
问题:成语“挑肥拣瘦”有什么寓意?
答案:成语“挑肥拣瘦”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故事讲述的是,晋文公为了考验臣子的忠诚,故意说要把肥肉和瘦肉分开给大臣们,结果大臣们纷纷挑选肥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挑剔、偏袒的行为,告诫人们要公平公正,不要偏袒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