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时代的划分主要依据生物化石、地层记录以及地质年代学的研究成果。以下是地质时代的基本划分方法:
1. 宙(Eon):这是最大的时间单位,代表地球历史上最长的时期。从古至今,地质时代划分为三个宙:
太古代(Archean Eon):大约从45亿年前到25亿年前,这个时期的生物化石非常稀少。
元古代(Proterozoic Eon):大约从25亿年前到5.4亿年前,生物开始出现,但种类相对简单。
显生宙(Phanerozoic Eon):大约从5.4亿年前至今,生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形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2. 代(Era):在宙之下,地质时代被划分为若干个代,显生宙包含三个代:
前寒武纪代(Precambrian Era):包括太古代和元古代,是地质时代中最早的时期。
古生代(Paleozoic Era):大约从5.4亿年前到2.5亿年前,生物经历了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重大转变。
中生代(Mesozoic Era):大约从2.5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恐龙统治地球,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新生代(Cenozoic Era):大约从6600万年前至今,哺乳动物迅速繁衍,地球气候和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3. 纪(Period):在代之下,地质时代被划分为若干个纪,每个纪都有其独特的生物群和地质特征。例如,古生代可以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等。
4. 世(Epoch):在纪之下,地质时代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世,世通常以重要的生物事件或地质事件命名。
这种划分是基于地质和生物演化过程的观察,不断地通过新的发现和科学研究进行调整和补充。地质年代的精确测定主要依赖于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如铀-铅法、钾-氩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