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液体根据其闪点等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易燃液体(闪点小于23℃):这类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在常温常压下极易发生闪燃,甚至爆炸。常见的有汽油、煤油等。
2. 可燃液体(闪点大于等于23℃,小于60℃):这类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在常温常压下遇火源或高温能发生闪燃。常见的有苯、乙醇等。
3. 低闪点液体(闪点小于等于-18℃):这类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在常温常压下遇火源或高温能迅速发生闪燃。常见的有乙醚、石油醚等。
4. 高闪点液体(闪点大于等于60℃):这类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在常温常压下不易发生闪燃,但仍有燃烧的危险。常见的有植物油、矿物油等。
5. 极性易燃液体:这类液体具有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强,不易挥发,但具有易燃性。常见的有甲醇、乙醇等。
6. 非极性易燃液体:这类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弱,易挥发,具有易燃性。常见的有汽油、煤油等。
根据《易燃液体分类和标签》(GB 13690-2012)标准,易燃液体分为上述六类。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液体的性质和用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