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组随机分组(Block Randomization)是一种在临床试验中常用的随机化方法,它通过将受试者分成几个互不重叠的组(即“区组”),然后在这些区组内进行随机分配,以达到更均匀地分配治疗或干预措施的目的。以下是区组随机分组方法的基本步骤:
1. 确定区组大小:
根据研究设计、样本量、统计学考虑等因素确定区组的大小。区组大小通常取决于研究中的主要变量和预期效应。
2. 创建区组:
将受试者根据某些特征(如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或随机分配的结果分成几个区组。每个区组应包含相同数量的受试者。
3. 随机分配序列:
4. 分配受试者:
当有新的受试者加入研究时,根据其所属的区组,按照区组内的随机分配序列进行分配。例如,如果受试者属于区组1,并且随机分配序列显示第一个数字是0,那么该受试者将被分配到对照组。
5. 隐藏分配方案: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分配方案应该被隐藏,即研究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每个受试者被分配到哪个组。
6. 实施和监控:
在研究过程中,确保按照随机分配方案实施干预措施,并监控分配方案的执行情况。
区组随机分组方法的优势包括:
减少选择偏倚:通过在相同特征的受试者之间进行随机分配,可以减少选择偏倚。
提高统计功效:在某些情况下,区组随机分组可以提高统计功效,即减少所需的样本量。
提高结果的解释性:由于区组内受试者特征相似,研究结果可能更容易解释。
区组随机分组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如可能增加实施难度、增加研究成本等。因此,在设计研究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随机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