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和地税是中国税收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负责征收不同的税种。
1. 国税(国家税务局):
负责征收中央税和共享税。
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船舶吨税等。
国税的征收范围较为广泛,涉及多个税种,通常由国家税务总局及其直属机构负责管理。
2. 地税(地方税务局):
负责征收地方税和共享税中的部分。
主要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资源税等。
地税的征收范围相对较窄,但同样涉及多个税种,通常由地方税务局及其分支机构负责管理。
征收方式:
自行申报: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代扣代缴:由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代为扣缴税款,如个人所得税。
委托代征:税务机关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为征收税款。
查账征收: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报表,计算应纳税额。
查定征收: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核定应纳税额。
具体操作:
纳税人需要根据税法规定,选择适合自己的申报方式。
准备相关资料,如财务报表、发票等。
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缴纳相应税款。
国税和地税的征收方式多样,旨在确保税收的公平、公正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