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1. 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2. 减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3.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4. 建立健全群防群治长效机制,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机制
1. 组织领导机制
(1)成立群防群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部署、督促检查群防群治工作。
(2)建立健全各级群防群治组织,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 沟通协调机制
(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社会治安信息。
(2)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3. 激励机制
(1)对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2)对表现突出的群防群治志愿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4. 培训机制
(1)定期开展群防群治培训,提高群防群治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
(2)组织群防群治志愿者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
5. 考核评估机制
(1)建立健全群防群治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定期对群防群治工作进行评估。
(2)将群防群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四、工作措施
1.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1)完善社区、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发挥其在群防群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2)加强治安巡逻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治安防控能力。
2. 深化重点领域治理
(1)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2)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控,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
3. 创新群防群治模式
(1)推广“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群防群治模式。
(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群防群治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4. 加强宣传教育
(1)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
(2)宣传群防群治工作成果,激发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
五、保障措施
1. 财政保障
各级政府要将群防群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 人员保障
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群防群治工作。
3. 物资保障
为群防群治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装备,提高工作效率。
4. 政策保障
制定和完善群防群治工作相关政策,为群防群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以上措施,建立健全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推动群防群治工作深入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