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行”是中国古代对各行各业的一个统称,它来源于明朝的《天工开物》一书,作者宋应星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行业划分为三十六种。这些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农业相关:农、林、牧、渔等。
2. 手工业:纺织、印染、陶瓷、金属加工、木工、竹工等。
3. 商业:批发、零售、典当、运输等。
4. 服务行业:餐饮、住宿、医药、宗教、教育等。
5. 艺术与娱乐:音乐、舞蹈、戏剧、书画、雕刻等。
具体的三十六行包括:
1. 农
2. 林
3. 牧
4. 渔
5. 矿
6. 稻
7. 谷
8. 稻米
9. 豆
10. 花生
11. 蔬菜
12. 果树
13. 茶叶
14. 烟草
15. 棉
16. 纺织
17. 印染
18. 纸
19. 陶瓷
20. 金属加工
21. 木工
22. 竹工
23. 砖瓦
24. 油漆
25. 青石
26. 铁匠
27. 铜匠
28. 锡匠
29. 铅匠
30. 锤匠
31. 锤工
32. 锯工
33. 锯匠
34. 铁匠
35. 铜匠
36. 锡匠
这些行业代表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分工,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