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鸡之力”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鹤亦笑之,曰:‘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这里所说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用来比喻力量小,无法承担重任。
后来,“缚鸡之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力量微弱,连一只鸡都制服不了,比喻人软弱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