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芥子”这一概念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学和哲学。须弥山是佛教中的一个象征,代表着宇宙的中心,而芥子则是佛教中的一个比喻,意指非常微小的事物。
“须弥芥子”这一成语或概念,最直接出处可能来自佛教经典《妙法莲华经》中的“芥子藏须弥”的故事。在《妙法莲华经》中,佛陀讲述了一个关于须弥山和芥子的故事,用以说明佛法的深奥和广大。故事中说,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芥子,也能容纳下整个须弥山,以此比喻佛法无边,可以包容一切。
在后来的佛教文学和民间传说中,“须弥芥子”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事物虽小,却能包含无穷无尽的道理或能量。这个概念也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微小与伟大之间的奇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