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世之才”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具有超凡才能、能够影响一代或几代人的人物。具体来说,这个成语的出处如下:
太史公曰:“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六艺经传以万数,繁若星辰。若辨其大要,则其义一也。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虽备其辞,而通其义,学者宗其文而疑其指,至今学者多传《春秋》而已。是以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吾乃今乃知命世之才,其出群也,盖英杰之资也。”
这段话出自《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在这里评论了古代学者对六艺的研习,并提到了孔子关于后生可畏的观点,最后指出“命世之才”是杰出人物的一种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