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兔之悲”出自《庄子·山木》。原文如下: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谓弟子曰:“指物而论,以求合心,固非道也。不合心而强合道,犹析薪者也。夫山木,若将伐也,则必先藏其用;若不用,则必先见其材,故时难得而易失也。是以圣人藏天下于天下,而德弗敢为也。为天下唱,天下和之,而莫知其唱者,有天下而不为也。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繇人而自服。故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水?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而新成。”
“狐兔之悲”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狐狸和兔子因为自己的才能而受到伤害的悲哀,比喻那些因为自己才华横溢而遭受不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