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勃勃”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充满活力,精神焕发。具体出处如下:
原文:“超(班超)乃夜以火攻,大破匈奴,生得单于,遂振威绝域,乃上书请老。帝以超尝使西域,情识敏达,若留令典兵,必为国家之利,遂留超。超久劳,前后三十四年,威镇西域,终老于斯。及卒,西域闻而哀之,以为不可复得。其弟子尹虑等二十余人,持节送超归,到洛,超已七十,疏勒、于阗、龟兹、莎车、月氏、伊存等,悉为立祠,乃刻石纪功,颂其德美。超既老,而司马昭、钟会等咸共推举,欲以为将,超辞以老病。会闻超在洛,以书令其还。超终不肯,曰:‘臣不敢望大任,恐小任不能堪。蛮夷猾夏,臣不自量,误中权谋,遣西域,因得效命,今臣年老,朝廷尚垂恩养,岂敢复言兵事!’会终不说。会死,超亦终。”
这里描述的是班超在西域的功绩,以及他年老后仍然受到人们尊敬和怀念的情况。成语“生气勃勃”便是由此而来,用以形容班超及其在西域所展现出的旺盛生命力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