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字典,由清代的张玉书、陈廷敬等编纂,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康熙字典》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是当时汉字字典的集大成之作。
关于“会稽”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以概括如下:
会稽(huì jī):会稽,古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即今之绍兴城北的会稽山。会稽也是古代越国的都城所在地。在《康熙字典》中,“会稽”被列为地名类,解释为地名,并附有相关历史背景和地理描述。
以下是《康熙字典》中关于“会稽”的详细解释:
【会稽】
会稽,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府。古越地,越王句践尝都于此。会稽山,在府城北。汉置会稽郡,属扬州。唐属越州。宋属绍兴府。见《地理志》。
其中,“地理志”指的是《汉书·地理志》,是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详细记载了汉代各地的地理情况。通过这段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会稽”在古代的历史地位和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