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与之相关的词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1. 科举(ke ju):指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 举人(ju ren):科举考试中通过乡试的人。
3. 解元(jie yuan):乡试中的第一名。
4. 榜眼(bang yan):会试中的第二名。
5. 探花(tan hua):会试中的第三名。
6. 进士(jin shi):会试及殿试通过的人。
7. 金榜题名(jin bang ti ming):指科举考试高中,名扬四海。
8. 读书人(du shu ren):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
9. 状元(zhuang yuan):殿试中的第一名。
10. 仕途(shi tu):指做官的道路。
11. 进士及第(jin shi ji di):指科举考试高中进士。
12. 乡试(xiang shi):科举考试的第一阶段,在地方举行的考试。
13. 会试(hui shi):科举考试的第二阶段,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14. 殿试(ding shi):科举考试的第三阶段,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15. 博学鸿词(bo xue hong ci):一种古代科举考试的科目,选拔有博学多才的人。
16. 科举制(ke ju zhi):指科举制度的总称。
17. 贡举(gong ju):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选拔方式,通过推荐选拔人才。
18. 科举取士(ke ju qu shi):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19. 科举考试(ke ju kaoshi):指科举制度下的考试。
20. 学而优则仕(xue er you ze shi):指学习优秀的人可以成为官员。
这些词语反映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