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物(Reward)和强化物(Reinforcer)是行为心理学术语,它们在行为塑造和条件反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1. 定义:
偏好物:指的是个体愿意接受的任何刺激,这种刺激可以增加个体再次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偏好物可以是物质的,如食物、水、玩具,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如社交互动、称赞等。
强化物:是一种能够增加特定行为出现频率的刺激。强化物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2. 功能:
偏好物:通常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内在需求或欲望,它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行为的变化,而是因为个体对它的偏好,使得与偏好物相关联的行为更容易出现。
强化物:直接与行为变化相关,通过增加或减少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来影响个体的行为。
3. 类型:
偏好物:可以分为一级偏好物和二级偏好物。一级偏好物是所有个体都偏好的刺激,如食物和水;二级偏好物是特定个体偏好的刺激,如某些人喜欢阅读,而另一些人喜欢听音乐。
强化物:可以分为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正强化物是增加行为频率的刺激,如给予奖励;负强化物是减少不愉快刺激的刺激,如避免惩罚。
4. 应用:
偏好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个体偏好的刺激来增加其行为出现的频率。
强化物:在行为塑造中,我们使用强化物来增加或减少特定行为。
总结来说,偏好物是个体愿意接受的刺激,它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行为变化;而强化物是一种能够增加或减少特定行为出现频率的刺激,是行为塑造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