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提上日程。
2.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4年):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等。
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这一阶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3-2002年):这一阶段,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市场体系等。
5.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03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等。
这些阶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