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儒张载传》
张载,字子厚,凤翔郡眉县人也。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幼而聪颖,好学不倦。年十五,读《中庸》至“天命之谓性”,豁然开朗,遂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载少时,家贫力学,常徒步数十里,求师问道。一日,至一山巅,遇一老者,须眉皆白,衣衫褴褛,自言乃山神。老者见载志向坚定,遂授以《易》学。载受业后,学问大进,深得易理。
载尝游历四方,广交贤达。一日,至洛阳,遇一儒者,姓程,名颢。二人一见如故,谈经论道,日夜不息。载归,遂以程颢为师,专攻儒学。
载居长安,设帐授徒,弟子众多。其教人,以“立志、力学、力行”为宗旨,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力学而不行,则与不学无异。”弟子们皆以载为楷模,勤奋向学。
载中年,应举不第,遂隐居关中,潜心著述。其著《西铭》,阐述天人合一之理,影响深远。又著《正蒙》,论及性、理、气、心等哲学问题,为后世学者所推崇。
载晚年,朝廷屡召,皆辞不赴。一日,忽感身体不适,自知将终。遂召弟子,嘱曰:“吾一生所学,皆在《西铭》与《正蒙》中,尔等宜继承吾志,弘扬儒学,以报国恩。”言罢,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
载殁后,朝廷赠太子太师,谥号“文靖”。其学说传遍天下,影响后世千年。世人皆称载为“横渠先生”,以其学问深厚,道德高尚,为后世树立了不朽的典范。